close
親密、孤獨與自由親密、孤獨與自由 若以修行角度來說,人生前半輩子的時間,我們的心都攀於外在的環境、人、事物,較少時間將心放在自己身上,如果能找到心裡的家時,心就能安頓;因此,女性往往較男性學佛者較多。 另外,也因女性較早意識到心靈上的渴求,男性要察覺到「心裡的家」的需求,大約在五十歲左右,因為他們還經歷人生另一階段,就是約在三十五至五十歲的工作生涯的高原期。 所謂高原期,就如同高原般又高又平,維持在某個水平狀態,往上升高的機會不多,但人往往會滿足於此狀態,等到五十歲以後,當事業有成,但內心卻空虛,此時才會意識到要尋覓心裡的家,這個時候正是學佛的契機。 男性也需要心理上的親密,但往往選擇外遇來滿足,但外遇了一次或幾次後,到頭來還是會問:「真正要尋找的是什麼?」 因此,我們常可在週遭朋友中發現,女性常常是走在男性的前面,去引導著男性成長。 什麼是親密的感覺? 我對親密的定義跟過去不太一樣,多數人會把親密定義成生活美滿、你儂我儂,彼此心情分享,尤其對女性來說,分享的感覺很重要,男性則不然。 西方人對親密感的研究在近年來從生理上轉成心理上,有一個最大的關鍵就是對自己能不能親密,它無法清楚地定義,但有一個必備的條件,就是當心安於己上,有滿足之感,這滿足感是無法言傳的,到任何一個地方,都能很安定、無恐無懼,跟別人相處會很平和、體會深刻。 我特別強調「深刻」這個部分,是因為當自己與他人有親密接觸時,心裡自然卸下防衛,別人將會清楚地感受到,自然將他自己武裝卸下;能產生較深刻的接觸,是因為你心裡的自足、肯定,所以在跟別人接觸時,比較沒有比較、分別。 當一個人發現沒有親密感覺,相對的會覺得是寂寞,尤其是心無所緣、無所安放、不知所措時,如同小孩常掛在嘴邊:「好無聊哦!」 但做父母的總覺得忙碌、時間不夠用,怎麼還會感到無聊。 其實小孩子不知道那是寂寞不是無聊,接下來的動作,他們可能去拿手機找朋友聊天、打電動,看電影,上網路聊天室等各式各樣的活動,很自然地找事做,因心必須要有所緣、有著力點,若無便會心慌。 不要逃避孤單寂寞 我曾讓學生做個實驗,一天之中什麼事都不要做,看看會是什麼情況! 結果他們大概半天就放棄了,覺得很無聊、無所事事。 就如大人發生外遇情形一樣,因為心無著力點,這時若有一對象,心就著眼在那個對象上。 其實,這時若網路行銷能誠實面對內在,你將曉得什麼是寂寞的感覺,腦子亦會出現「我好寂寞哦!」的訊息; 此時,若不要勿忙地走過寂寞,你的心會開始往內尋找,尋找如何處理寂寞? 什麼才能真正滿足內心? 所以寂寞是一個機緣,讓自己看到自心常常是攀緣其外的,無法回到自己身上。 這樣的寂寞狀態與親密有什麼關係呢? 因為唯有經歷寂寞,面對並接受它,到自己允許擁有寂寞的時候,會發現此刻不再寂寞,因為已轉換成孤獨,孤獨對人而言是非常正面的,就是能單獨自己一個人,心放在自己身上,沒有慌張恐懼,相對地有滿足感。 我曾有一次經驗,走在路上散步,心裡就是不安。 一個人的心要安住,必須要安住在某處,當時我就想我的心要放在哪? 首先,想像將心放在家,但還是不安;放在學校,還是沒有用;再把心放在農禪寺大殿,但還是不行;隨後,再把心放在我打坐最多、渡過最愉快時光的的地方──紐約象岡,依然不行。 我注意到跟我關係密切的地方,都不能讓我把心安住,心裡想著,這是怎麼一回事呢? 這時從路燈下走過,看到自己的影子與燈光重疊,突然得到一個靈感,應將心放在此時此刻,因此,走著走著,將注意力放在走路的感覺,體驗當下的感覺,發現心真的安住下來。 那次經驗給我很大的體悟,心是安住在每個當下,放在自己身上,不是在事情或外在的環境。 回頭再看看以前的經驗及打坐的過程,慢慢發現人們對於孤獨這件事有很大的誤解。 孤獨讓人沒有防衛 孤立、孤獨跟親密有什麼關係? 孤獨跟親密其實是同一件事,孤獨能使自己與自己更親密,當自己有能力跟自己親密,才有能力跟別人親密。 其實,愈能孤獨者,愈能融入人群, 一個人帶著孤獨跟別人建立關係,那個「我」像大海一樣無邊際,一個人心裡自足,沒有防衛,自然能輕鬆進入別人的世界,別人也可以自然進入你的世界,不會停留在表面上的角色寒喧或是點頭之交。 有一位學生看起來清新脫俗,他的處世態度也如其人,所以他想做些改變。 就在他碩士論文口試之後,就要上山準備出家,我跟他說: 「對於你出家的決定,我衷心祝福,但有句話要叮嚀你: 『出家是大丈夫的行為,你應是為了大眾而出家。』」 他當時愣了一會兒,才說:「老師,我會記住。」 出家及紅塵在一般人的觀點是截然不同,但在我的眼中,卻跟親密與孤獨一樣是一體二面,一個孤獨的人要學著跟別人更親密,在生命的深刻處,與人相遇、分享;就像出家人關鍵字排名要能夠入世,才能化世,而化世,又必須以出世為基礎。 我曾經陷在孤寂裡,甚至有厭離之感,但我運氣很好,女兒幫了我一個忙,那段日子,她送了一張書籤給我,上面有幾句話,我常帶在身上,看看上面的字,提醒自己,是那麼寫的: 「心如大海無邊際,廣植淨蓮養身心,自有一雙無事手,為做世間慈悲人。」 她那時才上小學,這書籤是她自己做的,平時個性很粗線條,居然做出這麼細膩的書籤給我。 從親密的需求,到認識真正的孤獨,之後自己能怡然自得,與別人接觸時能深入別人的內心世界,到別人也能深入我們的世界,這是一連串的學習歷程,也是修行必經的路。 本文摘錄自《 人生雜誌第243期》 ■ 楊蓓(作者為台北大學社工系副教授)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聖嚴法師開示 記得於一九九七年二月,我曾為楊蓓教授的第一冊演講集《自在溝通》寫推薦序,出版後的讀者反應熱烈。她則謙虛地推說,那是因為我寫的序,所以暢銷。楊教授的為人,總是將他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,所以她的演講、她的課、她的書,都能讓人感到溫馨、親切,沒有距離感。現在,這本新書名為《親密、孤獨與自由》,看來是相當羅曼蒂克的,好像是一本傳授戀愛術的妙典,全書分為五篇,不僅有三篇的篇名用了「親密」兩字,以內容而言,幾乎全書的各章各節都是在圍繞「親密」兩字,為讀者爬梳各自內心的種種情緒。因此,這是一本寫得非常高明的心理學書籍,書中採用了許多著名心理學家的名言和論點,但卻又能不落於現代一般心理學家的知見障。例如:心理治療師告訴病人,如何舒解心理問題,但卻無法幫助病人從自我的價值判斷中抽身出來,最多可以跨越、轉化問題,卻無法超越解脫問題。這 本《親密、孤獨與自由》中,採用的佛學或禪學的名詞極少,討論的主題,也都是一般青年男女,乃至中老年人所關心的身邊事。採用的焦點,則是集中在「親密」 與「孤獨」、「孤單」、「寂寞」;「親密」與「操控」、「反省」;「親密」與「自由」、「控制」;「親密」與「逃避」、「放下」。這些名詞,原本都是屬於 形容情緒性的心理狀態,也都是一般人經常在生活中體驗到的心理現象。其中除了「自由」及「放下」,似乎不必帶有矛盾情緒的掙扎和衝突之外,親密遇到孤獨、 孤單、寂寞、被操控、反操控、被控制或抗拒控制,以及逃避心理感受,在佛教而言,無一不是煩惱心的酒店經紀異名,但也正是世間眾生心相的常態。所以楊教授就很巧妙 地駕御著它們,跟讀者們娓娓而談,談出大家的重重心事。楊教授將「親密」一詞的意含,不僅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,也深化轉化為每個人跟自己內在自我的關係,唯有放下虛假而顯露真實,不論對人對已,就會感受到沒有距離的親密。唯有享受到對於自我的親密感,就會享受個人的孤單與寂寞了,因為那正是一種寧靜清明的心理經驗。一般人希望操控他人,更習慣於以「裝可憐」及「裝可愛」來操控自己,目的是盼望有所利於自己,這之間既是虛偽,也沒有親密感;如果不想被人操控,也無法操控他人,就想辦法逃避,不僅逃避他人,也想逃避自己,這之間既不面對事實,也沒有親密感。由 於楊教授曾有十多年的學佛修養以及極為精進的禪修體驗。所以她把那些人人都熟悉的名詞,化成人人都希望解決問題的鎖匙。表面是談心理學,功能則是透過心理 學的層面,以佛學禪學的內涵,來為讀者排難解紛。她鼓勵讀者,要「放下」、不要「放棄」;不要「逃避」,要「親密」;不「孤獨」,要「擁抱寂寞」,發現了 自己有逃避、孤獨的心態,只要承認了,就可將之轉化為親密了。這就是楊教授在書中所說的:「在我接觸佛法、禪修以後,會開始嘗試在心理學的領域裡,將佛法的概念,跟心理治療連結起來。」她說:「《心經》的『顛倒夢想』,用來詮釋我們所處的世界最貼切。」若把世人的顛倒夢想,看作是常態,自己就可以是不受操控、不必逃避的人了。聖 嚴二○○六年八月十二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書評轉載自: http://amieamie.mysinablog.com/index.php?op=ViewArticle&articleId=1109747 我們都追求親密,害怕孤獨,但我們在這個追尋與逃避的過程中,往往失卻了心的自由。 近讀台灣楊蓓教授的書《親密、孤獨與自由》,她層層推演、抽絲剝繭地剖析人們心底渴求親密,以逃避孤獨的慾望,但她說,結果,人們卻因此而愈感寂寞 …… 那,到底應該怎麼辦呢? 作者說,人,從離開母體,就是孤單、寂寞的。那時他必須倚賴外界來生存,從此產生了焦慮,亦由於要依靠別人的照顧來生存,所以非常渴望與人親近。除了身體上的親密感,還希望得到心理上的親密感,那就是「被瞭解」與「被接納」。 而由於在乎別人,希望與人親密,於是,行為上就會開始對人順從。順從,令人得到好酒店工作孩子的評價,他從此亦以為只要把外在的角色行為演好,就能解決心中的焦慮感。 順從行為會使到需求被滿足,。而隨著成長,人們會更熟練地去滿足外界的期待,並發展出「操控」行為,以利自己的生存。 舉例說,小女孩知道她對長輩甜美的一笑,便能得到她所渴望的讚許,她就已經學會了「操控」。 可惜,「操控」只是一種生存上的利便,它產生了「勝任感」與「價值感」,但卻無法讓人與人間的心靈更貼近。 人不斷渴求親密,於是不斷作出更多更嚴厲的「操控」,最終結果,關係越疏離,人更愈感孤單寂寞。 而「操控」行為,不論成敗,都只會帶來內心的更多不自由。操控成功,由於所求是透過操控獲得的,到頭來只會更擔心失去,而引發日後不斷的操控;操控失敗,那更會要求自己發展出更有技巧的操控。 於是,人活得很費力,時時擔心不能夠操控成功,心被希求操控的慾望牢牢束縛,非常的不自由。 真正的自由,惟有在放下這種桎梏,真正的接納自己、愛自己,而不是期待他人的評斷去肯定自己。 接納自己的不完美,才不會對別人有過多期望,以一個真實的自己與真實的他人互動,這種關係,才能達致真正的親密。 楊蓓教授就這樣演算出 親密、孤獨與自由的方程式。當我們每天都慣於扮演美好,無非為了追求他人的讚賞與愛時,我們往往忽略了,真正無條件的愛,必須先由自己去愛那個不夠完美的自己。 黑貓觀點: 作者提到: " 一個人的心要安住,必須要安住在某處,看到自己的影子與燈光重疊,突然得到一個靈感,應將心放在此時此刻,因此,走著走著,將注意力放在走路的感覺,體驗當下的感覺,發現心真的安住下來。 心是安住在每個當下,放在自己身上,不是在事情或外在的環境。" 學會自已與自己相處  跟自己對話 不再衝突 確實知道自己"心:想要什麼 不要什麼 或是都不作為 享受當下 享受"靜" 享受"存在" 享受清明 心如蓮花 心如止水 連時間都是靜止  五蘊皆空..滿足感會油然而生~ 這時ㄉ心是 "自在"~ 學會跟自己孤獨地相處 才能學會與別人親密地相處~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 


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



分享

Facebook
Plurk
YAHOO!
酒店打工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u87vulbw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